德州翻译公司 德州翻译公司 德州翻译公司
123

对话县市区书记:未来五年德州就是这个范儿

德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德州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德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期间,县(市、区)书记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畅谈未来的发展,为市民描绘出一幅幅创新发展、保障民生、生态建设、民主法治、文化繁荣、管党治党等方面的宏伟蓝图。

德城区委书记巩洪波:从严从实打造 富美新强 典范区

听了陈勇同志代表中共德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感受很深、触动很大。 2月15日,在凯元温泉度假村举行的德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德城代表团讨论现场,德城区委书记巩洪波表示,《报告》描绘了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 六个明显提升 的具体要求,为德州未来发展定准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既贯彻了上级精神,又符合德州实际。

过去的五年,德城区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德城区全力谋发展、求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2.5亿元和18.37亿元,始终位居全市前列。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进、实施、落成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0.85亿元,年均增长近20%,支撑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高标准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城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累计民生支出46.3亿元,年均增长14.3%。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379元和12825元,均居全市首位。

今年以来,德城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召开常委扩大会、务虚会、专题调度会,向德城区各级各界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即深入实施 产业强区、创新兴区、服务立区、开放活区 四大战略,紧紧围绕 财源建设、城市建管、民生改善、安全稳定、从严治党 五大重点,从严从实、奋发有为,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努力建设 富美新强 典范区。

前不久,陈勇同志参加了德城区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对新一届区委班子提出了 德城好则德州好、德城稳则德州稳、德城文明则德州文明,进一步聚焦经济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管理和社区建设管理,持续放大德城区位优势、服务业优势 的希望和要求。

为此,下一步,德城区将按照 强化三产、优化二产、提升一产 要求,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扶持壮大楼宇经济、街区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努力打造高聚集、强辐射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综合商务中心、现代金融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举全区之力推进天衢工业园、新华生态科技创新园 二次创业 ,推进传统产业嫁接新工艺、新技术,助推德城工业 凤凰涅槃 ;发挥农业 接二连三 作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特色园区提档升级,实现农业增质、农企增效、农民增收。深化平安德城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努力争创全国平安建设 长安杯 。

另外,持续加大棚户区和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不断优化群众居住环境;实施城市 畅通工程 ,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违规违章行为,切底解决 堵、乱、脏、差 等现象,全面优化居住环境;探索建立 大城管 模式,完善网格化、数字化综合管理,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管理多元化、科学化和智能化;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全面落实 压煤、抑尘、控车、挖潜、增绿 五大整治任务,确保城市环境实现明显改善,让城市运行规范有序、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此外,营造文明向上社会风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 德城文明 德州文明 活动,深化 四德 工程、乡村文明行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方志勇 刘太强 高玉帅

陵城区委书记马常春:努力实现协同发展 积极谋划产城融合

未来五年,我们要深度融入德州中心城区,打造生活舒适、工作便利、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现代城市。 陵城区委书记马常春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分组讨论中说。他表示,今后五年陵城区将强化工业支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三种意识,聚焦县域经济、城乡建设、教育教学、社会治理、民生事业五项重点,继续加快县域到城区的角色转变。  

回首过去五年,陵城区在转型中求发展,在逆境中求突破,全区经济总体呈现实力增强。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亿元,是2011年的1.36倍;地方财政收入11.78亿元,是2011年的2.27倍。该区深入实施德陵一体化战略,规划建设了德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区、马颊河生态岛和南部片区,将城市发展空间从40平方公里拓展到12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实现 十四连增 ;土地流转面积25.6万亩,发展家庭农场67家。大力开展老城改造、两区同建和小城镇建设工作,城乡发展统筹协调。分片实施老城改造,拆迁135万平方米,实施了景观改造、城市综合体、地下管网配套等城建项目。稳步推进两区同建,建设农村社区27个,4.5万农民住上楼房;同步建设产业园区49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

同时,陵城区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以工业强区为战略,画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重点培植新型纤维纺织、新能源车两大支柱产业和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三大优势产业。其中,恒丰、富路、谷神等企业集团各有特色,未来五年,该区将以这些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在新上项目、兼并重组、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动态管理。力争到2021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36%以上,致力打造纳税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群。         城市建设是县域崛起的平台,陵城区积极谋划产城融合文章,将配合市规划部门推进 多规合一 ,促进产城融合。 马常春指出,城区五大组团和各乡镇要根据各自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将以产业为基础驱动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实现人、产、城三者之间和谐共进。

在农业方面,实施 接二连三 工程,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全力推动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全链条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京津冀等周边大城市的 放心农场 。

在教育方面,该区力争2017年底解决城区 大班额 问题,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教育发展,不断加大财政倾斜力度。争取五年内,该区将实现103所学校的优化重组,切实解决 上学难 择校热 等问题,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每个孩子能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益。

按照 两年脱贫、一年兜底、两年巩固 战略行动计划,未来将紧盯全区1.42万贫困群众,全面推进扶贫工作,力争2017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2018年全部兜底脱贫,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此外,还会实施一批民生工程。 马常春表示,到2021年,城区主要小区实现供热、供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规划建设东方朔公园地下停车场,打造全区首个人防自建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推进人口计生、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构建更加公平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让群众感到生活无忧、精神富有。

记者 张康 摄影 崔忠伟 

德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

创新驱动谋发展 立足百强再突破

陈勇同志所作的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总揽全局、视野开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通篇贯穿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注重与 十三五 规划相衔接,把握了现阶段发展特征、机遇挑战和未来走势。 德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党代表、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说,《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指导全市今后五年发展的总纲领。

张安民表示,过去五年是禹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该市认真践行 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 的执政理念,开拓创新、实干争先,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均衡协调的发展态势。连续跨越 三年倍增计划、全省第一方阵、冲刺全国百强 三个台阶,高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连续五年获德州市综合考评一等奖。建成禹创中心,与山大确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值占43.3%,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城区 一体两翼 格局初步建成,城镇化率达到52%,泺清河、徒骇河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级。率先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农村集体 三资 清理和经济责任审计,荣获全国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示范市。

今后五年,禹城市确立了 四个一 的总体目标: 一个前列 ,经济增速位居德州前列; 一个前移 ,综合实力排名在全国百强中位次前移; 一个领先 ,创新发展领先地位更加巩固; 一个率先 ,在德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我们要保持稳增态势,聚焦科技创新,突破关键重点,全力建好百强。 张安民介绍,该市将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夯实基础,推进产业强市,聚焦 211 现代产业,统筹抓好 三个一百 企业,大力实施 三航 计划,常态化开展 进解促 活动。积蓄动能,推进创新驱动,持续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全力推进国家高新区 三次创业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拓展空间,推进改革开放,高质量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国家、省级试点,探索禹城路径、提供禹城方案。统筹城乡,推进新型城镇化,立足德济之间,借力发展、深化合作,全力打造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副中心城市。

此外,还将增进福祉,推进共建共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主动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有效解决 择校热 大班额 等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分级诊疗,建设 健康禹城 ;深化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深化 网格化 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城乡生态品质;创新机制,推进从严治党,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进一步强化管党治党责任,强化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创新驱动谋发展,全力建好百强县,既是责任和使命,更是机遇和挑战。 张安民表示,禹城市一定不辱使命、不负厚望,奋发有为、创新实干,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实现百强进位、率先小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记者 孙良玉 通讯员 崔珠峰 张宇

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建设富美和谐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文本、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乐陵在未来的五年中,将奋力建设富美和谐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中心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级城镇发展格局。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党代表、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说。

作为山东省规划的7个县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未来五年,乐陵市积极抢抓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机遇,努力搞好城市规划,安排好城建工程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融集各类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建设富美和谐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和谐乐陵、诚信乐陵、活力乐陵、生态乐陵。到2021年,推动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产业承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交通物流中心、生产消费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创新创业中心。

在发展进程中,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大力拓展城市框架,把城区向西推进到京沪高速,向南拓展到德滨高速,构建5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积极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坚持让利于民,给老百姓建最好的房子,努力做到所有安置区位置好、环境好、配套好、设计好、建筑质量好、物业管理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棚改成果。力争五年内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按照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抓好城市道路、地下管廊,以及中传未来城市智慧广场、德百城市综合体等重点城建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管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拆违拆临力度,清理违法违规占地,推进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城市卫生明显改善。

同时,建好特色小镇。强化空间布局,根据区位优势,在城市东西南北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形成辐射周边的卫星城镇;发挥产业优势,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小镇,以特色小镇,打造产业集群,实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用好政策扶持,抢抓国家 千企千镇工程 政策机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促进镇企融合、共同发展。开展好 两权 抵押贷款试点,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力争到2021年,朱集镇、杨安镇、铁营镇、丁坞镇、郑店镇、黄夹镇,打造成优势产业明显、服务功能完备、产城人文相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他乡镇成为镇域生产、生活、商贸中心。

此外,还要打造美丽乡村。坚持高标准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注重保护农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留住浓浓乡愁。强化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打造生态文明乡村。补齐设施短板,深入落实山东省农村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水、改厕、改暖 七改 政策,打造 环境优美、生活宜居、文明健康 的新型农村社区。

为了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要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打造 林海、碧水、健康 的 生态乐陵 ,建设京津冀鲁地区知名的 花园城市 。

记者 王南 摄影 刘振兴

宁津县委书记王刚:打造园区平台 助推 产业强县

《报告》中指出,立足产业结构偏重的实际,加快转型升级重要而紧迫,继续大力提升工业,和壮大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我听后很受鼓舞,未来五年将紧密围绕这一指示,鼓足干劲、奋力前行。 15日,中共宁津县委书记王刚说,未来五年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全力打造园区平台,助推 产业强县 ,立足新起点,实现大跨越。

五年团结奋斗,宁津县实施工业强县、民营富县、文化靓县、开放活县 四大战略 ,在经济、民生、文化等各个方面,圆满完成了 十二五 规划和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未来五年,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激情干事、争先进位,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全力打造园区平台,助推 产业强县 ,立足新起点,实现大跨越。

过去五年,宁津县经济顺利实现 三年倍增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2011年增加90.4亿元,人均突破3.7万元,近20年连续位居全市各县市首位。

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基础优势,抓集群、培龙头,实木家具、健身器材、电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质的飞跃。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快速转型,第三产业占比提高9.8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异军突起,阿里巴巴电商指数保持全市第一,全省排名第7位。

坚持每年办好10件民生实事,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始终保持70%左右,社会事业全面升级,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困难救助、养老服务等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

王刚指出,未来五年,是县域发挥优势、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宁津将顺应发展大势、坚定必胜信心,以构建 一核一极一圈 空间发展格局为统领,突破县城中心城区,打造成县域发展的核心;提档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县城为中心,建成辐射带动各乡镇的 半小时交通圈 ,全力打造 富强、活力、美丽、幸福 宁津。

坚持抢抓机遇、奋楫勇进,矢志推进产业强县,顺应发展时势,转换发展路径,在 产业强县 上迈出更大步伐,真正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培植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首先,做大做强现代产业体系。准确把握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坚持在优化、延伸产业链条上再发力。引导健身器材产业向家用化、智能化和竞技体育、医疗康复领域拓展;助推电梯产业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推动实木家具产业产品升级、市场突破;推进五金机械、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现代农业 全产业链 全价值链 集成发展;不断催生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电商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以电梯、健身器材、实木家具为主导,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 3+X 产业体系。

其次,打造园区发展增长极。举全县之力突破县经济开发区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全面完善园区规划,合理确定各区中园定位,促进园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切实盘活闲置和低效土地、厂房等资源,不断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严把入园关口,吸引更多的高端项目、名优企业落地,促进企业集聚、园区壮大,建设千亿级园区,打造成全县发展的增长极。

再次,培植壮大骨干龙头。抢抓全市重点企业 三航 培植计划机遇,大力实施 骨干企业培植提升工程 ,培育和推动一批企业率先突破、破壳升级,确保财源建设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大众创业,切实把民富优势转化为投资胜势、创业强势,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更加重视质量和品牌工作,坚持争创区域和行业名片、培育企业和产品品牌并举,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过五年的苦干加实干,努力实现与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蓝图,建设 产业强县 ,努力开创 富强宁津、活力宁津、美丽宁津、幸福宁津 建设新篇章。

记者 俞荣 摄影 周建新

齐河县委书记曲锋:用实干绘就全面发展新蓝图

回顾过去,曲锋说: 过去五年,齐河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是齐河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齐河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位次逐年前移;连续七年蝉联德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第一名,这些都为齐河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曲锋认为,未来五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齐河的决胜阶段,也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齐河在未来五年发展的道路上何去何从,曲锋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齐河将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加强县乡村三级班子建设,打造政治坚定、干事创业的过硬领导集体。持续巩固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成果,下大气力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 四风 顽疾,用群众满意度倒逼各级干部作风转变。坚持 三严三实 干部导向,用好市委出台的《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为敢担当者而担当,激励干部尽职尽责、干事创业。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 一岗双责 ,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齐河将着眼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倾力培植文化旅游、养老、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全力加快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山东自然博物馆、奇瑞高速锂电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落实好全市 三航 计划,在全县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力争每年招商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百名以上,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创新创业最佳服务区。

齐河将按照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一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走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主城区坚持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同步、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实施好五大片区改造工程,集中解决1万余户棚户区群众的安居问题。乡镇重点加强镇驻地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更多的乡镇进入全市20强。特别是按照各级领导的指示要求,继续在户籍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加快华店、祝阿两个乡镇撤镇设街道,对各乡镇驻地按照街道办居委会方式进行管理,推动进城务工人员、购房户、长期租房户转户,保障落户群众合法权益,真正把好事办实。

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今年基本完成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同时建立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在3700元以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全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投资10.7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57处,新增学位2万个,完成全面改薄任务;启动县医院新院区建设,新增床位1500张,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 大班额 看病难 问题。投资1.9亿元,建设农村路网400公里;改造农村旱厕15895户、危房313户,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记者 孙向林 摄影 刘振兴

临邑县委书记林春元:当好发展排头兵  争取跨入全国百强县

2月15日,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临邑代表团讨论现场,临邑县委书记林春元表示,陈勇代表市委所作的党代会报告,全面客观总结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勾画出了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为德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辉煌进行了总动员。接下来,临邑县将认真学习,以协同发展为主线,以 提标提效提速提质 为抓手,全力推进 一产转型、二产做强、三产突破 发展战略,当好德州市新一轮发展排头兵,争取早日跨入全国百强县,建设县强民富政通人和新临邑。

过去五年,临邑县坚持科学谋划,积极作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坚持培大培强,招大引强,工业发展量质齐升;坚持创新开放,融合发展,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顶层设计,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亮点频现;坚持建管并重,宜业宜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风政风焕发新气象。

2016年,临邑县实现GDP262.4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是2011年的2倍;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245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879元,分别增加4114元和3719元;进出口总额33.6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出口创汇稳居德州市第一,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德州市前列。

林春元表示,未来五年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五大战略,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三产联动发展战略,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实施 远航、护航、启航 培植计划,力争五年完成工业投入1000亿元。以小城镇建设为统领,创出一条有特色、可复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挖掘整合生态湿地、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构建 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产业链。

大力推进科金产融合创新战略,在增创发展优势上实现新突破。实施 载体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引才引智、管理服务升级 四大工程,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搭建技术交易、创投风投、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推动新技术变成大产业。做大做强荣盛控股集团,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战略,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做好 三去一降一补 工作,完善政务中心 一站式 办公、 一条龙 服务。确保每年引进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力争在引进央企强企上实现新突破。强化 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 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 等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保持进出口工作走在德州市前列。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实现新突破。高标准完善顶层设计,打造交通大格局。实施 互联网+城市 行动,建设全省智慧城市示范县。完善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重 制度体系,让生态环境更美好。发扬特色历史文化,倡树良好社会风尚。

大力推进民生优先战略,在全面提升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 产业到镇、基础设施到村、项目到户、基本公共服务到人 四大工程,确保扶贫脱贫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大力推进校舍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 平安临邑 建设,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胡兵 通讯员 任清松 摄影 周建新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建设 活力绿色富裕和谐 新平原

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争做全市协同发展排头兵,努力建设活力、绿色、富裕、和谐新平原。 2月15日,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平原团分组讨论中的发言掷地有声。

王洪霞说,全市协同发展排头兵不好争,但平原县有干部基础和产业基础。过去五年,平原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良好势头,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支撑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民生改善成效显著。2016年,全县实现公共预算财政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税收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4.14%,增幅列全市第3位。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4.8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列全市第5位。国税收入、地税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7%和22.3%,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全县纳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4家,过500万元的41家。8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未来五年,是平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新一届平原县委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实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步入全市先进行列;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党代会报告绘就的蓝图,如何落到实处?针对平原的现实情况,王洪霞表示,新一届平原县委将重点围绕建设活力、绿色、富裕、和谐新平原,抓好四方面工作。

围绕建设 活力平原 。平原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把平原打造成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移的重要基地。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 、 一圈一带一区 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加强与 东盟 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重点引进科技创新优势突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对经济拉动优势突出的高端项目;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使激情干事成为一种习惯。真正把德才和实绩作为评判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尺;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形成能上能下机制,凝聚扎实干事、务实创业的正能量,在高标准严要求中提升干部能力和威信;

围绕建设 绿色平原 。平原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大力培植大健康产业,积极构建现代健康产业体系。建设鲁北健康产业城,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以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绿色观光、医疗养生等产业为特色的健康小镇。

围绕建设 富裕平原 。平原县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集中培育生态环保和大健康产业,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等重点企业发展。实施 强链、补链、建链 ,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心农场,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储备基地;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打造枢纽型现代物流基地。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区,实施镇域提升计划,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小镇。

围绕建设 和谐平原 。平原县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全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法治平原、平安平原建设。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启动市民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城市记忆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记者 郑乃春 摄影 崔忠伟 通讯员 金吉鑫 张大伟

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走好 新长征路 建设稳定富康新夏津

未来五年,是夏津与省市同步跨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强势进位突破的攻坚期。 2月15日上午,在夏津县代表团会议上,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说,将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保障,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全力建设多彩、稳定、富康新夏津,为践行新理念,实现新发展,建设协同示范区作出们最大的贡献。

才玉璞表示,过去五年,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历次全会精神,以建设美丽幸福新夏津为引领,从严从实、奋发有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开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五年来,全县新建扩建过亿元以上项目135个,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坚持 北部建新城、西部拓新区 的思路,推进旧城改造、空间拓展、板块崛起。全力保护森林公园生态遗产,完成颐寿园升级改造,建成德百温泉度假村,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夏津的金字招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五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五年投入扶贫资金1.4亿元,受益群众5.65万人。教育、养老、医疗稳步提升,新建校舍36.7万平方米,校舍楼房化率达到88.5%,近两年教育建设投入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省级规范化幼儿园乡镇全覆盖,省级标准化敬老院高标引领,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升级。

未来五年,全县规划了 三大主线 三大板块 三大会战 。突出 三大主线 ,经济上打造 多彩 夏津,就是要擦亮以棉纺织为代表的 银夏津 ,叫响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代表的 绿夏津 ,倾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彰显 多彩夏津 的无穷魅力。社会上打造 稳定 夏津,抓调处去怨气、抓作风树正气、抓法治打邪气,着力营造 守信得益、失信惩戒、诚信自律 的良好社会氛围。民生上打造 富康 夏津。就是要富民以立县、安民以兴县、助民以暖县、康民以乐县,围绕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颐养、行有畅路,将 新增财力和公共支出 两个 70% 全部用于民生投入,补齐公共事业的短板。

在未来五年,夏津县要崛起 三大板块 ,分别为 开发区突破 、 县城品味提升 和 乡镇差异发展 。才玉璞表示,开发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通过搭建框架、整合土地、完善设施、提升服务,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重点突破,加快实现园区功能化、土地集约化、产出高效化,真正使开发区成为项目聚集地、经济增长极、财源蓄水池。

县城品味提升必须坚持以 人本、特色、创新 为原则,以 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 为着力点,以 高点定位、高标建设、高效管理 为抓手,以 绿色生态、滨水宜居、文化彰显 为发展方向,搭建现代化、综合性融资平台,全力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彻底改观县城面貌。

于此同时,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效应,按照 抓特色、增实力、强动能 的思路,推进乡镇差异发展、财源建设、产城融合,使小城镇成为连城启村的强有力纽带。

才玉璞表示,打赢 精准脱贫 教育医疗 美丽乡村 三大会战,是未来五年夏津县增进百姓福祉的重要方面。扶贫上,全县上下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确保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确保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教育上,县委将出重拳、下大力整治教育和医疗两大行业,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医疗上,围绕解决 看病难 看病贵 看病贵 三大症结,狠抓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以净为底、以畅为主、以安为美、以文为魂,倾力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记者 张双双 摄影 周建新 通讯员 邓美平 马连广

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让治国理政新理念在武城落地生根

2月15日,在市委党校举行的德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武城代表团讨论现场,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表示,陈勇代表市委作的党代会报告是一个适应形势发展、符合德州实际的务实报告,是尊重经济规律、引领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报告。报告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必将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开启新一轮的新发展、新征程。

五年来,武城县推进 四县 战略(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民生安县、生态靓县),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了武城协同发展的崭新局面。思想观念明显转变,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人心;协同创新成效明显,突出 唯一性 企业打造,强化三招三引,全县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43%,居德州市首位;体制机制更加规范,项目建管、信访处理、城区秩序全部行有规、立有矩;改革红利初步显现,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工作经验全国推广,121联动联调、轻刑快审、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家事审判改革成为全国亮点。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扶贫攻坚、生态环保、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张磊表示,武城县今后五年的工作主题是:让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武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 五大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经济总量太小、供给结构失衡两大主要矛盾,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总抓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做大总量和提高质效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地稳,主动地进,不断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标本兼治,一手抓产业推进,一手抓生活环境提升,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努力建设协同发展先行区。

张磊表示,今后五年,武城县要紧紧围绕 做大总量 中心任务,强化工业主导,加快产业转型,让 经济强 成为发展新特征;围绕 提高质效 根本目标,推进城乡统筹,改善生活环境,让 城乡美 成为宜居新体验;围绕 群众幸福 不懈追求,完成脱贫攻坚,优化公共服务,让 百姓富 成为民生新福祉;围绕 改革创新 活力源泉,坚持创新引领,抢抓改革红利,让 结构优 成为发展新导向;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总抓手,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从严从实,让 忠诚干净担当 成为干部队伍新品牌。

记者 胡兵 通讯员 王玉磊 摄影 周建新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绿色发展 打造活力新城魅力庆云

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庆云处于德州对接京津冀的最前沿,今后五年,庆云县将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建成以活力新城、魅力庆云为特色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实现庆云县又好又快绿色发展。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活力新城、魅力庆云将坚持以文化旅游、商贸市场为主线,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以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支撑,坚持以富民强县、福祉增进为根本,培育崇文尚德、安居乐业的民生新动能。

王晓东说,未来五年,庆云县将把文旅商贸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培育成为支撑发展的主要发力点和核心增长极。重点加快迪趣欢乐水镇、庆云古城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商贸市场全面振兴、智慧升级,重点推进好金山国际海淘城建设。

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庆云县未来五年的发展将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三产融合、错位崛起的产业新动能。 王晓东介绍,庆云县将加快农科院(华北)农业环境科学研究院及其基地建设,快速推进航天绿园、沃森二期等农业项目建设,打造全域绿色农业示范县;突出抓好 双招双引 ,大力发展 回归经济 ,扎实开展 百人进百企 活动,盘活用活闲置资源,加快通州产业园项目建设,增强承载力,力争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200亿元,培植5家以上年纳税过亿元的大企业,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此外,庆云县将坚持以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为抓手,培育区域均衡、生态环保的绿色新动能。发挥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快 四城联创 步伐,力争三年创成省级 四城 ,五年创建国家 四城 ;加大棚户区改造和违章建设拆除力度,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五年达到60%。

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最终要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王晓东说,庆云县将以民生幸福导向,大力实施民生驱动战略,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感受幸福温暖。2017年完成剩余扶贫工作重点村和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任务,2018年通过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保证与省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医院、双龙湖水厂建设,深化平安庆云建设,推进环渤海教育名城创建,力争五年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2万元,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参与感。

记者 杨硕 崔忠伟 通讯员 王凡存 摄影报道

市政府党组成员,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鄂宏达:

一切工作将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顺势而为,务实创新。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 排头兵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而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坚持抓 双招 促 双引 、抓 双改 促 双合 ,在增加存量的同时扩大增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市政府党组成员,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鄂宏达说。

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过去五年,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2016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2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5.35%。全年新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5个、过5亿元项目1个,其中央企、强企项目3个。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刚刚过去的一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发展和民生需要,大力发展医疗、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11.5%;城乡居民储蓄总额264.4亿元,增长9.1%。

同时,成功引进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德州工作部、清控启迪之星等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创梦空间也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抓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力求质量兼优。

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切工作将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展开,一如既往把人财物力向 招引 一线倾斜,既做好引进项目、资金的 加法 ,更做好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理念及模式的 乘法 文章,确保2017年开工过亿元协同发展项目5个以上。

今后,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将摒弃 剜到篮子就是菜 的老派观念,围绕六大主导产业,集中有限资源,突出 高 、 新 和 大 、 强 两个特点,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国际一流、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和顶天立地的旗舰型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全市产业示范基地。

企业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后,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牢牢抓住企业和项目这个核心,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17个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导向计划项目,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向新型城镇化装备综合服务商转型,全力支持景津集团由新三板转主板和扒鸡公司上市工作。

强化企业合作合并也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参股控股、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外合作,提升综合实力。并引导企业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培育 工匠精神 ,用质量优势打造价值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勇于开拓创新、诚信守法经营的企业家队伍。

风起扬帆正当时,乘风踏浪谱华章。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更多地聚集人才智力,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合格答卷!

记者 侯进 通讯员 杜彩霞

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樊兆杰:打造中心城区西部生态保护屏障

在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坚持生态立区战略不动摇,高标准实施好生态修复三年规划,积蓄发展新动能、挖掘发展新潜力,全力打造中心城区西部生态保护屏障。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党代表、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樊兆杰说。

在过去的五年,运河经济开发区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 从我做起、向我看齐 工作作风,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全区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00亿元;实施投资过千万产业项目6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5个,全部列入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全区由 住得起、能养家 向 住得好、能发家 目标前进。全区新增绿化面积300多万平,城市秩序更加规范,面貌焕然一新。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构建雨污分流系统,污水全部汇入管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古运河成为 引黄济津 重要走廊。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展望未来更要奋勇争先。今年,运河经济开发区会继续将全区工作思路统一到 以生态修复为中心 上来,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总体规划》,按照市政府 饱和式检查、饱和式整改、饱和式曝光 的要求,重点抓好万亩国有林场建设、西陈沟省级湿地和大气污染专项整治三大生态建设重点任务,确保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绿化覆盖率2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超过60%,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中心城区西部生态保护屏障。

未来,运河经济开发区将以大企业培植战略为引领,结合全市 三航 培植计划,将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配链产业合理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依托华鲁恒升、华能电厂、恒力电机等龙头企业,构建500亿级绿色化工园、战略直供能源储备、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基地,全力打造工业绿色发展新的增长极。要以建设鲁西北和冀东南商业批发零售高地、电子商务创新基地和对外开放重要载体为核心,充分挖掘释放市场集群、仓储物流和铁路专用线等基础优势,构建具有运河特色的战略物流、数字物流、专业物流,搭建现代物流大平台。

运河经济开发区今年在完成城中村改造的同时,将全力加快棚户区建设进度,确保近万名群众今年全部实现回迁入住。同时,要借助 鲁风运河 品牌联盟,抓好运河古街、九龙湾生态园和德百运河广场等文化项目,全力打造中心城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不仅如此,运河经济开发区还将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将重点实施脱贫攻坚、社会服务提升和安全生产三大工程,确保提前完成全部脱贫攻坚任务,重点抓好6所学校新建扩建、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实事,并完善稳定可靠、全面覆盖的救助体系,使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面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张明凯


标签:德州翻译公司

地址:http://dz.rzfanyi.com/news/1167.html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德州译声翻译公司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翻译热搜: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