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46个 受益贫困人口6万人
德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德州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德州市打通产业扶贫两个关键环节,实现扶贫由 输血 到 造血 的转变。
德州市着力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让贫困户在产业链条里面长久受益
德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扶贫办主任董绍辉
7月8日讯 扶贫资金怎么用才能发挥出最好效益?德州市以优质项目为载体,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为主体,打通产业扶贫两个关键环节,实现扶贫由 输血 到 造血 的转变。
德州市临邑县兴隆镇正在进行的扶贫项目评审会,针对的是段店村的光伏扶贫项目。村里和镇上提出方案,但到底能不能通过,还要在评审会上讨论。参会专家和县里电力、国土等部门代表纷纷提出意见。
德州市临邑县兴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夏祥生: 通过评审选出来的这些项目,最符合我们实际,因为我们76%的贫困人口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这种项目收益率比较高,能达到16.3%。
产业扶贫,难点在选项目。德州市两年时间要让9万多人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大批的项目提出来,难免 病急乱投医 。临邑县大徐村提出的肉驴养殖,就被专家评审会一票否决。
临邑县大徐村党支部书记徐东智: 养这个肉驴有风险,销路不行,第二期工程俺们转成葡萄园,一年能收入4至5万,再加上鱼塘,这一块能收入2万,贫困户十余口人,一年能达到人均3000多块钱。
临邑县扶贫办主任靳继武: 年初我们规划的58个项目,通过评审现在整合为35个项目,基本做到了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和效益化。
为贫困村选项目,为贫困户选产业,为共同富裕选带头人,德州市着力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让贫困户在产业链条里面长久受益。
藤编特色镇陵城区宋家镇,利用扶贫资金成立电商扶贫藤编加工合作社,上接电商销售平台,下接161家贫困户,拿出镇域内其它扶贫项目的部分收益金注入合作社,让打工的贫困户能比普通农户多拿一部分钱,实现 二次增收 。
德州市陵城区贫困户韩秀清: 政府每件货给我们增加3到5块钱的收入,这样一个月我就能多收入好几百块钱。
到目前,德州市已实施各类扶贫产业项目1246个,受益贫困人口6万人;同时,263家新型经营主体与3万6千名贫困人口,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
德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扶贫办主任董绍辉: 项目是载体,合作组织等是我们的主体,抓住了载体和主体,也就在疏通了产业扶贫的两个关键症结。
标签:德州翻译公司
地址:http://dz.rzfanyi.com/news/894.html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德州译声翻译公司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 相关文章
- 宁津广场舞大赛:跳出健康生活 跳出文明风尚 (2016-8-1 12:9:8)
- 德州市消保委:暑期培训乱象多 谨慎选择防陷阱 (2016-8-1 12:9:2)
- 平原县依托优势资源 提升贫困村自我“造血”能力 (2016-8-1 12:8:57)
- 临邑升华马铃薯协会被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2016-8-1 12:8:48)
- 宁津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3% (2016-7-29 11:1:2)
- 陈飞:强化调度 精准发力 加快推进 (2016-7-29 11:0:54)
- 德州中心城区经济适用房申购 公开征求意见 (2016-7-29 11:0:47)
- 山东移动第500万位宽带客户落户德州 (2016-7-29 11:0:40)
- 德州:“大班额”“全面改薄”首批融资到位 (2016-7-29 11:0:22)
- 宁津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3% (2016-7-26 23:54:42)
随机文章